不必拯救的方言

        某日,和一个朋友相约一块儿去茨厂街吃早餐。我们来到了我常去的粥店。习惯性的,我以广东话和粥店的老板娘交谈点餐。点好粥后,我的朋友赞我说我的方言说得不错,不像他,一句也不会。我摇摇头否认他的说法,因为我自认我的方言说得并没有很好,只能算是马马虎虎。会说方言也是小时候看电视剧学来的。“那也不错了。现在像你一样会说方言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。”他看了看我,若有所思了一阵,忽然眼睛一亮,问了我一句:“你认为方言需要被拯救吗?”我回望了他一眼。

方言需要被拯救吗?这是一个好问题,也是一个华族里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。不断地有人提出方言需要被拯救,却也有人认为方言不需要被拯救。但究竟方言需不需要被拯救呢?首先我们得先知道“拯救”这个词的含义。根据字典上的解释,“拯救”的意思是援助使脱离危难。以词的意思来看,需要被拯救的是陷入危险的客体。
       然而就目前看来,我国的方言并未面临任何危机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在我国,仍然还是有很大部份人在说方言,甚至把方言当做是自己的主要语言。举例来说,吉隆坡一带的人多数都是以广东话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语言,而东马沙巴一带则是客家人居多,所以客话成为了当地人民平时沟通的主要语言。

        “但是现在说方言的似乎都是较为老一辈的人了。年轻人里鲜少有会说方言的。”他提出质疑。

这是大家普遍的刻板印象。大家都认为只有老一辈的人会说方言,而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会说方言。其实仍然有许多年轻人懂得说方言。通常他们的家庭是习惯说方言的,因此他们从小到大和家人都是以方言沟通。不仅如此,一些以方言为主要语言的地区,当地的人不论老幼几乎都以方言沟通。一些人去到该地时,也必须要学习该地普遍使用的方言,以便和当地人沟通。由此可见,方言在我国的地位还是十分巩固的。如果真的需要拯救方言的话,我想也是邻国的方言需要被拯救吧。

然而,虽然我说方言并不需要被拯救,但也不是要人们对方言的发展袖手旁观。

国内有一些方言,由于使用族群小,并没有太多人使用,因此有被边缘化以及被忽略的迹象,不过这可以说是区域性的。举例来说,福州话和客家话的主要使用者都在东马的砂拉越和沙巴,而在西马的使用者较少。因为使用的人不多,平日没有太多机会说,慢慢的,西马越来越少人会说福州话和客家话,包括福州人和客家人本身。而在东马也有被忽略和边缘化的方言。
方言其实是一种文化遗产。一个语言体系之所以会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方言,是由于古人居住地域或是社会阶级的不同,而导致发音与用词上的不同。因此方言可说是一个地方性的文化。不同的地方有其不同的文化,而每一种方言都代表着各自发源地的独特文化。因此,不论是多人使用或是少人使用,每一种方言都必须要被其籍贯的后人传承下来。不然有可能某一天,就再也听不到这些方言的声音了。被传承了几千年的方言就这么消失了,这是一件令人感到惋惜的事。

他沉默不语,似乎在消化我说的话。

“所以,你的意思是马来西亚目前的方言暂时并不需要拯救,而是需要被保护和传承?”

我点了点头。我想大概是这样吧。桌上的粥还在冒烟。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十八丁 Kuala Sepetang #4

祭树文